中原大地有一处叫岐凤山的地方,因当地一座高耸入云的岐凤山而得名。岐凤山山峰延绵数百里,最高的山峰终年云雾环绕,如临仙境。山上山下古木成林,林中数不的鸟兽出没。山中自有峡谷,中有溪流,蜿蜒流淌,滋润着山脚下万亩良田,因此这岐凤山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之乡。
人们在农桑勤苦之余,也喜欢在爽朗天气登临岐凤山,或为领略山间美景,或寻些采摘狩猎的野趣。然而最近传言纷纷,说是山里出了怪兽,常有人进了山就再也不曾回来。山脚下的村落也常有人畜失踪。山下的几个村子曾联合起来招募了些勇猛的猎手进山狩猎,然而不仅没见着怪兽,连猎人也失踪了几个。一时间大家都束手无策,一筹莫展。这时,一个白发苍颜的老婆婆提出:“既然人力不能及,不如试试求助僧道,山中出了妖怪也末可知。”
众人觉得有道理,便商量着去请何处的僧道。但凡名山,都不乏庙宇道观。岐凤山山灵水秀,正是参禅修炼的好地方,寺庙道观林林总总,大约有二、三十处。最有名的当属正峰上的普济寺,寺庙已有三百多年,僧众两百多人,终年香火繁盛,声名远播。几个村子凑了些香火钱,推举了几个德高望众之人,前往普济寺求助高僧。
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,和往日没有什么两样。在普济寺的一个普通的静室中,一个眉毛已白的老和尚,空禅,静静地打坐参禅。外面僧众们做早课的诵经之声伴随着透过窗户的温暖阳光,让静坐的空禅更多了份静谧、详和。如今已百岁高龄的空禅当方丈已有五十余年,最近几年已将寺中大小事务都交给师弟与徒弟们去打理,自己多数时间都在参禅打坐。然而今日又似与往日不同,空禅总觉心绪不宁,难以入定。忽然见到师父走过来,眉宇间似有忧愁,手中拿着一块似红又黑的石头,看着自己,举起石头打将过来。空禅骤然一惊,睁开双眼,暗到:"魔障!"于是起身想到院中透透气,左手习惯性地拔动手中的念珠,忽然,”哗啦啦“,珠串断了,佛珠叮叮当当滚了一地,空禅心中一颤,一股不祥之气溢上心头。
这时外面脚步声渐近,接着一个声音响起:"方丈师兄,空祥参见。"
空禅打开门,师弟空祥合十见礼,一眼瞥见地上散落的佛珠,忙问:"师兄,这是??"
空禅边往外走边说:"无妨。师弟一早来见老衲所为何事!"
空祥略显愁色道:"方丈师兄近年来专注参悟,空祥不敢打扰。只是近来寺中出了些事,空祥无能,不得已肯请方丈主持。”
空禅心中似有所悟,平静地说:"我既为方丈,一应罪孽由我承担。"
空祥闻言吓了一跳,忙说:"方丈师兄误会了,也没有什么大事。只是几日前走失了一个小沙弥。"
空禅微微一笑:"师弟,恐怕不这么简单!到底出了什么事?"
空祥唱了句佛号,恭敬道:"不敢有瞒方丈。最近传言山中出了妖怪,常有人畜失踪。几日前有山下几个村子的人到寺中求助,贫僧主持了一场法式驱魔。贫僧的确察觉西南方向妖气颇重。法式之后,那妖气已有收敛。谁知前日一个小沙弥出寺砍柴,一夜未归。找了一日,只见散落地上的柴担和砍刀,四处也无血迹,不似野兽所为。贫僧担心是否为妖所擒。请方丈决断。"
空禅沉吟片刻,神色凝重,交待空祥说:"师弟,此事非同小可。早课后,老衲要在宝宏殿做法式,看看是何妖孽祸害人间。"
"是,方丈。贫僧这就去安排。"空祥心中安定了些,急急去准备了。
看着离去的空祥,空禅心中不禁一动:"看来早上的示警并非空穴来风,自己和这普济寺恐怕要面临一场劫难了。"
宝宏殿坐落在方形高台之上,殿前安放着巨大的香炉,小臂粗的香烛燃着青烟,让正中的大殿沉浸在庄肃的氛围之中。"当?当?当?"浑厚悠长的钟声响起,这是召集僧众到宝宏殿的讯息,今日并非重要日子,看来有大事发生。众僧不敢怠慢,迅速来到大殿前。平日主事的空祥宣布,方丈要主持大法式以驱妖降魔。
近日被妖怪的传闻和小沙弥失踪闹得人心惶惶的僧众,听说方丈出来主持,都颇受鼓舞。不一时,银眉善目的空禅方丈,身披金丝袈裟,手持九环禅杖,来到大殿前。有些年青的小沙弥忍不住探头探脑想要看仔细。不仅仅为了见见久不出来的德高望重的方丈,也是要看看传闻中的镇寺之宝,金丝袈裟和九环禅杖。这金丝袈裟是用金线把整部金刚经绣在袈裟上,金光所在,则妖怪唯恐避之不及。九环禅杖据说是第一任方丈的降魔宝器,禅杖上的那九个铜环是观音大士座前莲花的九朵花瓣所化,禅杖变化无穷,杀妖斩魔,让妖界闻风丧胆。今天方丈将两件镇寺之宝都拿出来了,可见这场法式非同小可!若真是出了妖怪,看来岐凤山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了。
木鱼声响起,众僧们双掌合十,庄严坐定,两百多人齐声诵经。这声音虽不高亢,却如滚滚江水源源不绝,心无杂念之人听了便觉清明通透,心怀恶念之人听了不免心虚胆寒。诵经之声如同一股看不见的气场,从宝宏殿向四方弥漫,即使声音渐渐变小近乎消失,但无论山中野兽,山下百姓,都莫名感到一股肃穆之气由心而生。山中的那些修炼小妖产生莫名恐惧,纷纷藏匿。
空禅一手合十,一手握着禅杖,打坐在佛像前,渐渐入定。空禅感觉自己悬于半空,他睁开眼向西南方望去,但见黑气腾腾,妖雾迷漫。从普济寺弥漫出的正气到了此处便停滞不前。他的目光开始穿透迷雾,穿透岩石,直射入山腹中的一个洞穴之内,里面一个已化形人身的妖怪也正看着他。令人惊怵的是,此妖有两个头一个身体。看着自己怒目而视的一面,眼珠是红色的,头发也是红色的。背对自己的,头发是黑色的,双眼闭着,好像睡着了。空禅的目光继续延伸,穿透那红色的双眼,他看到了远古的那次海底火山喷发,仙子洒下的甘露,龙王墓地的铺地石,朱雀的乌血渗入灵石,灵石幻化人形隐于山洞,许多动物、活人、还有失踪的那个小沙弥被双面妖所吞吃。
空禅收回目光,感觉回到地面,再睁开眼,仍在殿内。空禅略坐片刻,立起身来,空祥一见,立即停了木鱼,众僧随木鱼声停止,也止了诵经。刹那间天地一片静肃,静得连喘气都不敢用力。空禅走出正殿,一脸慈祥地看了看众僧道:"行真,你上前来。从今日起,你就是普济寺的第十一任方丈了。"
"方丈!"众僧闻言大惊,纷纷跪倒。
"你等莫要惊惶。如今妖魔出世,祸害生灵。离此西南三十里,有一双面妖,乃修炼万年的火岩,受朱雀血咒,性情凶残,法力高强。老衲不可坐视。今日除妖无必胜把握,我以金丝袈裟护持本寺,你等每日诵经不绝,或可保全。"说着脱下金丝袈裟,往空中一抛,口中念念有词,但见袈裟悬于空中放出万丈金光将整个寺院笼罩其中。
"行真,你过来"空禅看着旁边一位年轻的僧侣,目光中充满期许。
"师父,徒儿愿一同前往。"那个叫行真的和尚走上前来,双手合十。
"你修为尚浅,与我一同涉险无益。这是方丈历代相传的心经,你要用心研读,方能够驾驭袈裟和禅杖,若是能保全寺院僧众和山下民众亦是大功德。如老衲拿不住那双面妖,这九环禅杖将自行回寺,你要用它保全众人。"说完念着咒语,将九环禅杖当空一祭,九朵莲花托起空禅向西南方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