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乞活后裔昌去疾
发布作者:三九二十八 发布时间:2024-03-19

夏日炎炎,却化不去远处祁连山顶的积雪。白皑皑的雪山在阳光的映射下,显得格外的圣洁美丽。

正是午后时光,山河堡旁边的一座山上,清泉沥沥,蝉鸣声声,徐徐清风抚过高大苍劲的山中林木,繁盛的枝叶沙沙作响,反而衬得这里宁静寂寥。

龙麟阁,男,十九岁。中国山西人士,自幼习武,通形意、八卦、太极,精习形意大枪,八卦刀法。两年入伍经历,服役于新疆某地,多次参加反恐卫稳任务。喜好古书美人,经史子集,诗词歌赋,皆有涉猎;上到青霞曼玉,下至徐璐晓彤……呃,后面这段掐了,于某年某日,运送重要科研资料时不幸遇难。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,是父母的好孩子,战友的好伙伴,新时代武术界的“虎头少保”!

以上便是龙麟阁为自己想的墓志铭!

应该差不多了吧?再多别人会以为咱在吹牛的!嗯,还是要谦逊!连长说过,喜欢蹦达的蛐蛐儿就像秋后的蚂蚱——离死不远。

哎,自己在他们心里,应该算是死了吧。

龙麟阁百无聊赖地躺在地上,望着蓝天下盘旋已久的雄鹰,第N次修改了自己的墓志铭,一旁放着一杆凶悍的长兵刃。若是后世考古的那些老教授见了,定会乐到满脸花。因为这个兵刃是个让武术界、考古界、史学界及收藏界都思之不得的东西——马槊。这种流行于大汉到唐末时期的马上兵器,被誉为非簪缨之家不可得的杀器,在后世已经失传千年。

龙麟阁记得有一位以一本正经“胡说八道”而著名的恶搞作家张小花,曾在他的作品中形容此物:三分像屎刷子,七分像狼牙棒!虽不中,亦不远矣!

马槊,长一丈八尺,刃长三尺(汉尺,一尺约为二十三厘米),精钢所制,八面双开刃,上下破甲棱;连结槊杆的铁护筒约尺半长,上有六棱竹节印,竹节印间尖刺横生;槊杆坚如精铁,硬而不僵,沉而不坠,能屈能伸,乃是用拓木细蔑浸油风干后,胶合而成,然后外缠葛布,覆以生漆,再次风干,再缠葛布,反复几次,直到刀砍不断,锤砸不裂,方是大成;槊尾红铜槊纂,以为配重,调整重心。一杆上好的马槊,用时三年,费时耗心,末了还得靠人品爆发,才能得此利器!

龙麟阁这柄马槊当然不能是他自己制作的,这是他比武赢来的。

当日他不知何故穿越而来,醒来时便在这祁连山南,浩川河北,一个两千多人的堡庄里。睁眼瞧见的第一个人,是一个豹头环眼,虎背熊腰的黑脸小子。那黑脸小子身材魁梧,一头乌黑秀丽,呃形容错误,是一脑袋黑色长发,身穿粗布短衬,脚穿黑色布靴,正瞪着那双圆眼,恶狠狠地瞅他。

所以,龙麟阁来到这个时空的第一句话,不是“你是谁”,也不是“我在哪”,他很自然地问了那黑脸小子一句:“你瞅啥?”

……

不是每一句“对不起”,都能换来一句“没关系”;也不是每一句“你瞅啥”,都能换来一句“瞅你咋地”。比如龙麟阁,他换来的,是一个沙锅那么大的拳头……

在一番折腾之后,他很忧伤地发现,自己穿越了。

然后,他很愧疚地发现,自己把救命恩人给揍了。

黑脸小子名叫昌去疾,双方在经过“友好”的肢体语言交流后,彼此都对对方有了深刻的了解。于是进行了第二轮的交流——动口的那种。

“兀那小子!好没良心!小爷费力巴拉把你从河中救出来,却要被你打!好没道理!”

“黑脸小子!是你先动的手!”

“小爷是被你吓的!睁眼都不打招呼!”

“笑话!没听说过睁眼还要打招呼的!”

“你是不是还想打架?”

“打就打!我怕你?”

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交响曲!

……

堡庄叫作山河堡,听着很有气势,其实只是因为靠山临河,庄中的人才取了这么个名字。堡中的人,据昌去疾说都是乞活军后裔,东晋末时辗转来到此地,筑堡隐居。

乞活军出现于西晋时候,曾是汉家流民组成的一支剽悍善战的武装。由并州而起,就食于豫州等地。此后四处流浪,不断与胡族征战。乞活李恽曾与羯赵石勒大战,兵败被斩。另一个乞活首领陈午也是个史上留名的汉家英雄。不过后世最有名望最有争议的却是原乞活部众冉瞻之子冉闵了。

这位谥号“武悼天王”的猛将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谈资和疑惑。古人史书有记,冉闵一手双刃矛,一手铁钩戟,跨-下朱龙马,杀胡无算;一纸“屠胡令”,天下响应,以致南迁的胡族纷纷北迁西走,途中争食相攻,死伤无数。

后来立国称帝,与北方胡族几番大战,最后因朱龙马死,力竭被俘。鲜卑慕容儁斩冉闵于遏径山,遏径山附近草木皆枯,蝗虫四起,天旱不雨。直到慕容儁遣使祭祀,当日天降大雪。

无论后世对他的《讨胡檄文》和他的一生作何解读,他的那句“内外六夷,敢称兵杖者斩之”都令无数人为之神往,他的勇武彪悍也无人可以否认。

在王室世家衣冠南渡,大宗世族筑坞自保的五胡乱华时候,冉闵的出现对于贫贱百姓来说,无疑是黑暗里的一烛之光。结坞自堡的堡壁大帅们尚有资本被胡族拉拢,与胡族谈判交易,而寒门子弟却只有两条路:一条路是站着战死,一条路是趴着被杀。至于后世史书有诘有赞,除了冉闵自己的过失之外,难说是不是因为世家大族被屠胡令连累,死伤惨重的原因。所谓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,只不过这次作“池鱼”的是一向高高在上的世家……而著史的笔,在那个年代,一直都是握在“知书达理”的世家之手。

山河堡避世在此,已有一百多年,现下正是大隋立国之初。

昌去疾,十七岁,昌家独子,父母早逝。在龙麟阁的记忆里,叫这种名字的人,都是猛人!前有大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,后有文武兼备,五十骑袭金营捉叛徒的南宋辛弃疾,这两位都是浪漫英雄主义的典范!虽说三人名字不尽相同,但喻意一样。史上倒是有一位叫作“去疾”的,是秦始皇时的一位颇有气节的丞相——冯去疾。

不过昌去疾是浪漫不起来了。黑脸小子天生一副强壮的筋骨,两膀子千斤的力气,武艺很是不俗,但却是个直爽粗犷的人。

他知道龙麟阁武艺非凡,便缠着他要比试武功。在被龙麟阁揍了几次之后,气哼哼道:“小爷我拳脚不如你,但小爷最厉害的是马槊。若是比拼马槊,你定不是小爷的对手!”

龙麟阁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好武之人,自然知道马槊的鼎鼎大名。听他这么一说,立马一脸馋相,要昌去疾拿来瞧瞧。

昌去疾比他还小两岁,也是少年心性,见龙麟阁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,马上变脸成“我有马槊我骄傲”的得瑟模样,像是已经扳回了一局一样。

等见了威武霸气的马槊,龙麟阁就像一个登徒子,见了倾城绝世的佳人一般,就差流口水了。

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马槊,心里已经冒起了坏水。

于是就有了比武赌槊的事。

这柄马槊是昌去疾自堡外胡人手里抢过来的。在他得到马槊之前,黑脸小子使得是一杆他祖父传下来的一丈三尺的长枪,名曰“虎吞龙舌枪”。

那长枪的枪身与槊杆一样,也是拓木所制,精铁为锋;刃长二尺三分,比一般长枪的枪刃要长出几分;护筒前端作虎头状,枪锋自虎口而出,因此唤作“虎吞龙舌枪”。

这把枪昌家老爷子花了五年功夫才制作成功,光是枪身便用了三年多的时间,真正的刀砍不断,斧剁不裂,是昌家的传家之宝。

昌去疾初时很喜欢这柄虎吞龙舌枪,这两年因为自己力气越来越大,这柄枪使着也越来越觉得不着力。等他得到那柄马槊之后,便移情别恋,将这柄枪束之高阁了,只因为马槊比虎天龙舌枪要沉得多。

形意拳是岳飞岳-武穆所创,是脱枪为拳,以拳练枪的内家功夫。龙麟阁自幼习练形意,后来被师傅看好,介绍了八卦和太极的名师教他这两门内家功夫,十五岁时他已经能将形意大枪使得如臂使指,随心所意。

因此龙麟阁既然打起了马槊的主意,便借用了昌去疾的这把大枪,然后完虐了使槊的昌去疾,赢了马槊。昌去疾再一次被龙麟阁从身体打击到心灵,丢人又丢槊。

黑脸小子虽然大大咧咧,却也不是毫无心机,打完架便问过龙麟阁的来历。龙麟阁张嘴胡扯,说自己是个孤儿,被一位世外高人所养,一直居于极西之地。后来那位高人过世,临终前命他将一物带回中原。行至此处,被一伙贼人所迫,不幸坠马,也不知那伙贼人为何没取自己性命。

虽说此话自己都觉得全是破绽,但好在昌去疾没有细究,只是嘿嘿乐着问他:“你师傅交给你的,莫不是什么宝物?”

龙麟阁被他笑得一头雾水,想到自己穿越前负责送的资料是放在一个密码箱里的,便继续胡诌:“我也不知是何物。师傅交于我的是一个箱子,让我带回中原,然后才能打开。至于其他,师傅说是随缘……”

他说“不知是何物“”倒是实话。当时他接到任务时并不知箱子里是什么东西,上级只说是资料,要送往内地一所学校。至于随缘什么的,当然是瞎扯了。

昌去疾听了大笑几声:“哈哈哈!你等着,小爷给你看一样东西!”说罢便转身离开了。

不一时,昌去疾拎了一个箱子回来,正是自己所带的那只密码箱!

“你这东西好生奇怪,小爷费了老半天功夫都没能打开,气得小爷我差点拿铁锤砸烂它!”昌去疾一阵嚷嚷。

龙麟阁一惊,没想到这箱子和自己一起穿越来了!这下反倒误打误撞,圆了他方才所说的谎话了。

此时他也想看看这箱子里究竟是什么东西,于是装大尾巴狼:“看来师傅说的随缘便是指我会碰上你这黑脸小子了。既然如此,你我便一起瞧瞧这箱子里是何物。”

龙麟阁自然也不会知道密码,二人折腾了半天,还是打不开箱子。

昌去疾早已失去耐心,气道:“你等着!小爷我去取锤子!砸烂你这破箱子!”

等他俩想办法打开了箱子,里面却是三个牛皮纸袋。一个装了一叠资料,另外两个,里边分别装着玉米种-子和小麦种-子。

昌去疾嘀嘀咕咕问了些什么,龙麟阁却没空搭理他。他拿起那些资料,仔细看去。

原来这些种-子是一所大学的老教授在西藏和新疆折腾了几年后培育出来的。据资料上所记,这些种子高产,耐寒,生命力顽强,而且不依赖化肥,只需施农家肥即可。唯一的缺点是,比之其他的品种,对水的需求量要大很多!倒不是不耐旱,只是若是给不足水,产量会少很多。

昌去疾看他不理自己,瞅着他骂道:“你一个武夫,也能识得字?”

龙麟阁还是不理它,抓着那两袋种-子,眼睛冒光,喃喃道:“宝贝啊!宝贝!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