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耶稣基督蒙难后,十二使徒奔走在大地四方,播撒着上帝的荣光。
基督纪元40年,使徒圣多马一路东行,从印度出海,飘荡一个月后,终于来到了富饶壮丽的罗曼尼亚大陆。
圣洁的使徒向这里的人民传播教义,聚集了无数信徒。然而,罗曼尼亚国王开始了对基督徒的迫害,整整13年,基督徒都被当作没有权利的贱民对待,但基督徒却不减反增。
基督纪元53年,在皮革商人芝诺弗拉维的领导下,基督徒一举推翻罗曼尼亚王国的统治。使徒圣多马亲自为芝诺加冕,称他为东帝国皇帝。从此,一个伟大的帝国诞生了,光荣的弗拉维家族开始了千年的统治,使徒亲手创建的罗曼尼亚正教会开始教化各国人民。”
这是《帝国教会史》的开篇,也是伊萨克布林纽斯每日必读的功课。
1653年,春日将尽。23岁的伊萨克正在东帝国首都尤里安堡的尤里安大学里攻读神学,这样的枯燥乏味的课程令他昏昏欲睡。微微一闭眼,伊萨克就总能回想起自己远在南方的故乡大湖省的斯特凡堡。那里是整个帝国最富饶的地方,有最美的景色,最甘甜的湖水,最醇香的美酒和最美丽的姑娘。但那里也有他不喜欢的事物,比如他那如暴君般严酷的父亲。就是这个固执的老头,硬生生将他送到了尤里安大学的神学院,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父。
“唉,这破地方,可真待不下去啊。”伊萨克轻声咒骂着。
不过上帝偶尔也做一些好事,伊萨克的两个发小也在尤里安大学读书,有时还可以在一起玩玩闹闹。一个是亚历克赛,一个是他的妹妹伊琳娜。
亚历克赛和伊萨克同龄,在学校主修数学。这是一个精力过剩的家伙,就算通宵玩乐,第二天还是能精神抖擞地听课。他平时不怎么学习,尤里安堡的公共澡堂和啤酒馆才是他的战场,当然,伊萨克也经常和他一起跑出学校,享受享受惬意的人生。
伊琳娜比伊萨克小一岁,在学校攻读修辞学。她拥有着和她哥哥亚历克赛完全不同的性格。读书似乎是她人生中第一要紧的事,功课没有完成,绝不肯出去玩。伊琳娜就是伊萨克心中最标准的大湖省美人,黑色的短发,娇小的身姿,连眉眼间都是那大湖省女子特有的温柔。但是,伊萨克并不爱她。准确地说,伊萨克不爱任何人。
“我哪里配去爱别人呢?”伊萨克无数次这样地提醒自己。他清楚地记得,十几岁的时候,他也曾爱过许多人,比如隔壁老铁匠的女儿,比如斯特凡堡城外的牧羊女,但都没有得到回应。从此后,每当他再次心动,他便告诫自己,这是一种徒劳无用的情感。久而久之,伊萨克便真的平静下来,不再为任何人方寸大乱。
5月7日,阳光已经灼热得有了一丝夏天的气息。伊萨克早早地走出宿舍,结果亚历克赛和伊琳娜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了。
“走,今天我们去爬山!”亚历克赛咧开嘴笑着说。
“呦,今天爬山啊,不去啤酒馆听女吟游诗人唱歌了啊?”
“哎,就算好听,也不能天天听啊。”亚历克赛拍了拍伊琳娜的肩膀,“其实是伊琳娜提出来,她又想吃你在山上打的野味了。”
伊萨克哈哈大笑,便和两人一起向校门走出。结果就在他们要跨出校门的一刻,学校礼堂的钟声突然发出了轰鸣起来,连响了三声这是要求学生全体集合的信号。亚历克赛非常愤怒,大骂学校毁了他们的出行计划,伊萨克和伊琳娜也颇为不满,但也不得不拉着亚历克赛往大礼堂走出,看看学校到底有何事要通知。
全校2000名学生正在向礼堂集结,校长皮洛士大主教一脸阴沉地站在讲坛上。待学生到齐,皮洛士便以一贯低沉的口气说:“下面,我宣读帝国内务部的命令。”他顿了一顿,摊开手中的文件宣读道:“东帝国皇帝莫里斯三世,自即位以来,无日不为帝国之繁荣,人民之福祉而殚精竭虑,至今已四十五年。不料四月末以来,皇帝陛下身染重病,久不能愈。为避免奸党歹人趁机作乱,现下令首都全市宵禁,市民天黑后不得外出,请各自在家中为皇帝祈祷,祈求上帝将健康赐予我们伟大的皇帝。东帝国内务大臣鲁塞尔,1653年5月7日。”
台下的学生一下子炸开了锅,伊萨克三人就更是愁眉苦脸,十分沮丧。结果皮洛士仿佛还不满足,继续说:“好了,同学们,刚才是帝国内务部的命令。我的命令就更加严厉了,从现在起,你们都不允许踏出校门,老老实实地回到宿舍里,为皇帝陛下祈祷,这才是你们该做的事!”学生们的抱怨声在皮洛士的怒吼中,渐渐平息,直至鸦雀无声。
尤里安堡沉默了。
这座帝国最大的都市,在之后的四天中都显得格外冷清。街上很少有行人,人们都跪拜在家中的十字架或圣母像前,为莫里斯三世祈福。整个城市就只有大皇宫显得格外忙碌,车马进进出出,每个人却都面露悲痛。人们都知道,七十六岁的皇帝已经油尽灯枯,时日无多。
5月11日,弥留之际的莫里斯三世下令召见自己的大臣、爱将和亲友,和他们告别。
总理大臣布鲁图是莫里斯从小的玩伴,今天,同样已是暮年的他走在最前面,穿过皇宫幽暗的长廊,去向自己的老友告别。他一走进卧室,病榻上的莫里斯便挣扎着伸出了手:“来,布鲁图,你过来。”
布鲁图上前紧握皇帝冰冷的手,泪如雨下。
“这也没什么,我老了,也该走了。”莫里斯费力地说着,“但有一件事,我一定要交代给你。”
“陛下,你尽管说,我听着。”
“我的继承人,是我的长孙米海尔。这个年轻人很有雄心,很有想法,你一定要好好帮助他。要是你们辅佐得好,他也许能创造出和尤里安大帝一样辉煌的业绩。”
布鲁图拍了拍皇帝的手背,使劲地点了点头:“放心,我一定用心辅佐米海尔成就大业。”
其他大臣也纷纷鱼贯而入,和皇帝做最后的道别。一开始莫里斯还能有所回应,后来他渐渐闭上了眼,只有轻微的喘息声还表明他的存在。
人终将老去,即便是伟人,也有困于病榻的一天。
当皇孙米海尔走进卧室时,莫里斯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。
“皇帝已逝,新皇万岁!”宫廷大总管约瑟夫用宦官特有的嗓音高声喊道。
大臣们纷纷单膝下跪,向新皇致意。从今天起,这位30岁的米海尔成为了东帝国七千万生灵的主宰,他将以米海尔九世的名号载入史册。然而他不会想到,自己将要面对的,是罗曼尼亚大陆上最为动荡的时代。